欢迎光临:济南理工学校
联系电话:0531-81306385 / 81303096
  • 搜标题
  • 搜内容
返回首页> 校务公开> 2023年济南理工学校工作计划...

2023年济南理工学校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6-05  浏览:6150次

2023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建设的工作要求,确保“十四五”顺利推进。按照区委“125510”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教育兴促西兴”目标定位,锚定槐荫教育“11237”发展思路,围绕“教育兴”五年行动计划,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为强省会战略、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和槐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坚定不移办好优质职业教育。


2023年,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党建工作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积极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建设省级高水平学校和特色专业,创建书香校园,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集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技术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为一体的优质职业学校。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党建品牌建设

2023年、学校党建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据任务,加快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首抓政治建设,理论指导实践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出台具体贯彻落实措施,把党史教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督促学习强国的学习与答题,定期总结、评比,年底评选出50名学习强国标兵。压实党建主体责任。根据上级党组织部署,扎实开展“发现榜样”、“我来讲党课”、“我和我的支部”等党员教育活动。严格落实党务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支部、干部、党员及发展党员制度。重视党员的政治理论、职教政策的学习,定期检查,总体记录良好。


(二)加强思想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扎实推进党员学习和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积极开展党员远程终端教育和党员干部在线学习,按时开展主题党日学习活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


1.将意识形态工作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融合,与“文明校园”“红色校园”“绿色学校”“书香校园”等建设相契合,与师德教风考核相结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三进活动”。


2.积极搭建教育平台。利用红色阵地建好用好班主任、思政课教师、通讯员、红色播种队四支队伍,以鲜活的先模事迹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传播正能量。


3.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继续开展好红色教育社团,艺术节、向党献礼、党团课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校、爱家情绪,达到好的育人效果。


(三)强化组织建设,严格规范长效


长效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办法,杜绝支部党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认真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督促党员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


持续组织开展二十大进课堂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积极打造课堂教学、舆论宣传、道德实践、学校文化、制度约束等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使核心价值观理念人人知晓、入脑入心。


抓实党员管理工作,规范科学高效。


1.常态化开展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工作。按规定开展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指标设置科学合理,执行规范有序,结果有效运用。


2.根据党员数量和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党小组人员及分工。根据党支部委员会换届分工情况,实行定期报告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定期研究、落实党建任务,年初有计划,推进有措施,年底有总结。


3.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严格、质量合格,发展党员过程性档案材料记录完整、规范。落实党费收缴管理规定,标准把握准确、数额核算精准。


4.组织生活档案资料规范,由专人进行资料管理。党支部工作档案资料记录规范、内容完善、更新及时,“灯塔—党建在线”山东e支部记录规范完备。


(四)创树党建品牌,发挥引领作用


做好党支部星级评定工作,建设五星级党支部。推进“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真正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推进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党员爱岗敬业。


加强红色党建加强阵地建设,增强红色阵地育人功能,扩大红色教育阵地知名度。七一前后拟邀请红色书信作者的后人(黎玉之子黎小弟等)来校参观交流。继续规范、完善党建阵地建设,实现党员活动有场所,党建氛围浓厚。


依托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学校和学校红色教育阵地建设,做好“红色播种队”党建品牌的创树活动,争创市级“党建品牌示范校”。依托济南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阵地,积极为济南市青少年红色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持续开展“党员示范岗”工作,充分发挥党员队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亮诺践诺”活动扎实有效,按要求开展党员“双报到”工作,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服务、共建活动。


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


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全环境育人”的工作新格局,争创省级“三全育人”改革示范校,努力拓展和优化育人环境。依托山东省思政课教学研究基地申报成功,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形成具有工科学科特色的“门门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思政协同三课堂协同育人“大思政课”育人大格局,积极推进实施“大思政课”相关课题研究。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以“七彩梦飞翔”德育品牌的建设为指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创新培养学校德育特色和成果。在做好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改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理工学子。


(一)深入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


1.突出以德立校,深化德育课程改革。结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省文明校园创建、区综合评估、高水平校建设等指标要求,优化每周德育综合实践课内容,提升德育综合实践课质量,根据内容由政教科团委、各系部轮流牵头制定每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课程教案、PPT等,班主任老师根据班级学生实际二次备课,每周三在校班级“同上一节德育课”,每学期每位班主任展示一节校级德育综合实践优质课,切实提高德育综合实践课质量。


2.强化以德立师,推进“1+10+10”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进一步推进“1+10+10 ”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1”是指成立由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育人中心,统筹、指挥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整体实施。第一个“10”是指学校育人中心下设10个协同育人小组,分别为课程育人小组、科研育人小组、实践育人小组、文化育人小组、网络育人小组、心理育人小组、管理育人小组、服务育人小组、资助育人小组,由相关科室牵头,各部门协同推进,形成共育合力,努力实现育人无处不在,育人无不尽责。第二个“10”是指各协同育人小组分别通过课程育人等十大育人质量提升工程,将立德树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实现育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梳理10个协同育人小组育人责任清单,形成学校育人合力,不断提高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满意度。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政府、社会共同育人。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密切家校沟通合作,引导家长协同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力量,不定期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推动“家、校、社”协同管理,真正引导广大家庭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争创各级“优秀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


3.推进以德立生,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现有的学生成长平台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以及新媒体手段,推动建设数字化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学校—系部—班级”三级评价,统一班级量化管理,改进学生评价项目,充分发挥评价杠杆作用。


(二)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1.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以党建为引领,健全“德技并修 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


细化“三课五维”多元协同育人体系的研究。守正创新,做精以“课程教学”为特征的第一课堂。拓展兴趣,做强以“红色浸润”为特色的第二课堂。职业体验,做实以“岗位体验”为标志的第三课堂。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实际,开展“五维”课程,按照需求导向性原则实施课程教学。“道术合一”强调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在传“道”的同时,充分利用“术”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明道优术协同提升中职理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立德笃行”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最生动、最直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热情、反馈效果也更好。“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推进需要信息化手段,而“线上线下”教学的方式,早已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内外兼修”,充分发挥补充课程的协同作用,让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和思政课教师一起指导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显隐相融”强调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和德育资源,教师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结合为目标。


打造“红色育人”课程群。基于红色教育阵地,进一步梳理、研究“红色书信”文化,推进红色书信文化的校本化工作;沉淀、丰富“红色书信”内涵,开创思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区域策略;走进、挖掘本土关联“红色资源”,形成对学生的系统影响力,从而建构、创生“红色书信”思政课程校本化实施体系,推动“红色书信”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形成“红色书信”“红色故事”“红色电影”“红色歌曲”等社团课程,“红色育人”系列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从而形成“红色育人”课程群,培育有红色文化根基的现代中职生。建设1-2门省级特色思政精品课程,推出一批红色育人思政“金课”。同时发挥基地名师作用,结合学校特色化专业,打造1-2个专业课程的“红色育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课程思政设计模式,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在“一核两翼”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形成班级文化特色,融入班级日常管理,形成早上唱校歌、红歌,午休后唱班歌,跑操时喊班级口号的行为规范,将班徽印制于班旗、班牌,进一步完善班级公约,结合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充分利用读书角、文化墙等班级环境建设,班训、班歌等班级文化建设浸润滋养学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营造“管理规范、特色育人、和谐温馨”的校园德育文化,真正实现以文化引领班级管理,提升学生素养。


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积极参与“五育并举 遇见槐荫”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槐荫区社会大课堂资源,带领学生走进槐荫,培养学生对槐荫热爱之情,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做出贡献。


2.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发挥“七彩梦德育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作用, 积极培养思政教师和德育管理队伍,发挥名师、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想政治课优秀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团队,不断提升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水平,提升广大干部教师的思政教育和德育管理水平。以赛促建,积极组织班主任教师参加各级班主任能力比赛,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启动“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优势,牵头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德育教科研,带动全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三)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让艺体比赛优异成绩成为全员提升的必然结果。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党史文化教育,培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申报“家住槐荫 育见成长”研学基地,打造研学课程。


2.坚持做好“乙类乙管”形势下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好学生因病缺勤跟踪制度,坚持做好晨午检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定期进行卫生健康宣传。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班设心理安全委员,关注心理异常和特异体质学生,及时引导和帮助,确保师生的安全。完善学校学籍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学生转入和转出手续,确保学籍平台和实际在校学生人数的一致。认真落实国家对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确保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3.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强化学校文体社团,以点带面,加强体制健康测试教育教学,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以啦啦操、八段锦为特色进一步优化大课间和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安全教育、“常规教育”为目标,在体育活动中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思想意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各机能的全面发展。


4.充分利用社区和周边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服务阵地,为学生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培养 学生的公民意识,加强学生的法制知识教育,促进学生养成 遵纪守法等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法制 安全教育活动,每月一次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充分利用校园 广播、德育课、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 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主动与政府和社会团体建立联系,引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英雄劳模、技能标兵进校园活动。


5.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和《中学共青团改革》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带团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共青团的思想性、先进性、自主性、实践性优势,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构建覆盖广泛、动员便捷、校内外有机衔接的共青团组织体系,完善“团委—团支部”的管理体系,壮大团组织队伍,加强对团支部工作的指导;以素质拓展为统揽,以活动为载体,把安全、纪律、学风教育活动和强化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特点结合专业特色,采取不同的学习教育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和宣传各级各类先进人物,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文化等载体开展榜样教育,并在学生中选树身边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辐射作用;以学生会、社团组织为依托,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广大学生,全面活跃团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夯实品牌专业建设


围绕“职教高考、技能大赛和产教融合”三大主线,按照《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方案》,以“三教”改革为途径,不断提高教学和实训质量,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服务黄河流域,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抓实“常规+科研”,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巡课、听课日等方式,落实日常课堂教学常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做好“五统一”教研,统一进度、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作业和统一自习课内容。每月进行教案展评,加强教师互相学习能力。


探索“岗课赛证”融合,对接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课程体系,深化教材改革,推行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和精品课程。


(二)开设“社团+技能拓展课”,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围绕职教高考技能考试和技能大赛,每周开展技能拓展课程和社团各两节,提高学校实训室、技能实训设施设备利用效率,切实提高学生技能抽测、网络测试、职教高考技能考试与技能大赛成绩,形成学校技能训练特色与品牌。将“技能抽测”和“网络测试”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常规,将抽测(测试)成绩计入学生学科课程。


优化学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方案,以参加省市技能比赛为重点进行各专业技能教学训练,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积极争取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工作,同时为承办省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做好准备。


(三)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纲,推进春考工作


以职教高考政策为导向,完善春考课程体系,营造高考班级文化氛围,抓实春考班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加强教学监测与学情分析。

开展“学科教研、班级教研和家校教研”三教研,高一高二对100人左右进行抓尖培优。以职教高考引领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增加升入优质公办高等院校学生数量。


(四)发挥“团队+示范”作用,培养优秀师资


以山东省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电气、经贸)为引领,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名师、技师的示范作用,通过集体教研、青蓝工程结对等方式将公开课、示范课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加强互相学习和交流,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级示范课展评活动和教学能力大赛,重点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教学能力大赛团队和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培养各级各类名师、名技师和技术能手等。


(五)建设“专业群+产业学院”,促进产教融合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山东省特色化专业建设和山东省教学指导方案牵头工作。

物流、电商专业: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和京东实训基地完善。

汽车工程专业:承办国赛和新能源、网联汽车仿真实训。

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媒体精品资源课程开发和虚拟实训基地建设。

幼儿保育专业:完成市品牌专业建设,争创省品牌专业。


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发展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学校统筹建设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电商物流产业2个专业群,拟申报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建设网联汽车和电商物流产业学院,适应黄河战略产业升级要求。


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围绕山东省和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和十大千亿产业,学校主动对接社会需求,服务学生发展,依托现有省、市品牌专业构建专业群,更好地适应西部新城区建设,满足省会城市对新技术人才的需求。


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带动招生工作的开展,将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办学效益。严格执行招生考试制度,严格招生考试流程和纪律,阳光招生。


继续加大实习管理工作管理力度。招就科加强企业调研,增加对企业的筛选力度,加强对实习班主任的指导管理,进一步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德育教育资源,鼓励引导校企共建德育实践基地。加强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德育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贯穿学生实训实习全过程,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共同评价。使学生实习的专业对口率、稳定率逐步提升。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体系。出台《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校企合作项目绩效奖励办法》等文件,规范校企合作协议签订、提升项目管理效能,对有突出的项目进行绩效奖励。加强与各类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挖掘与国际化企业的合作深度,增强与“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合作力度,拓展与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的合作广度,在校企联合办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培训模式、“双元”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团队建设、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争取有所突破。对产教融合载体效能发挥进行监管。建立各级各类产教融合载体调度机制,进一步激发载体的功能发挥,产品导向、项目导向、技术服务导向,通过专业共建、课程共建、项目共建、人员互兼职互聘实现真正融合,设立专人负责调度,对载体功能发挥实施考核。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作用,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成员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2023年社会服务总人数达到5000人,其中社会培训总人数达到3000人。国际合作交流有实质性进展,开发出一门“中文+职业技能”的课程。 


五、规范管理服务师生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建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提高文明校园创建水平,创建省级绿色学校。


规范学校管理。通过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通过名师引导、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形式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实现学校教师队伍的梯队化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使岗位分布更适合学校实际情况,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认真落实上级部门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提高“三防”建设水平,加强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落实安全制度保障机制。落实安全岗位职责,层层签订安全岗位责任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消防、交通、溺水、食品等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师生安全。进一步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升疫情防控标准,强化落实力度。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规范档案管理。营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提升师生安全意识,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